四川眉山会展经济发展对策
2011/8/22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642009年12月4日,眉山市委二届第120次常委会议确定2010年的经济工作基调是“提速增效,加快发展”,要求在全市掀起“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会节消费高潮”等六大高潮,第一次把会展经济发展提高到政策层面上来。今年1-10月份眉山已举办各类会节活动180次,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眉山消费的重要举措。
一、眉山会节活动的主要特点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历史文化类会节16个,占全市会节总数的9%,文艺体育类会节45个,占总数的25%,商贸消费类会节90个,占总数的50%,旅游类会节19个,占总数的10.5%,其他会议、参展等10个,约占总数的5.5%。
各级各部门举办会节积极性高。从举办部门和区县看,市级部门牵头举办会节活动45个,占总数的25%,东坡区举办会节活动48个,占总数的26.7%,仁寿县举办会节活动17个,占总数的9.5%,彭山县举办会节活动11个,占总数的6%,丹棱县举办会节17个,占总数的9.5%,洪雅县举办31个,占总数的17.3 %,青神县举办会节11个,占总数的6%。
政府牵头为主,市场自发为辅。从举办的主体看,由政府牵头的会节129个,占总数的71.7%,由企业或者其他主体举办的会节51个,占总数的28.3%。
会节数量大,质量普遍较低。从举办的层面看全市确定的重点会节活动20个,占总数的11.1%,一般会节活动160个,占总数的88.9%。
二、目前会节经济表现出来的问题
缺少统一规划,会节活动开展随意性大。眉山会节活动主要由政府牵头举办多,市场自发自办少,政府牵头就能举办,政府不牵头可能就不能举办。企业会节单独举办的会节,多属于季节性的消费促销。因为缺少统筹规划,各个区县举办的会节往往在时间内容上撞车。东坡区广济桃花节、仁寿县文宫桃花节、丹棱县齐乐桃花源等完全在一个时间举办,区县桃花节对区县是一个亮点,但分散了优势资源,不能形成代表眉山整体的一个桃花节。
缺少有效行销,会节影响力小。眉山会节活动多,在举办的180次会节活动中,被确定为重点地会节活动有20个,其中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会节活动屈指可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更少。重由于缺少有效的行销措施,会节活动的质量还处在促人气,赚吆喝的原始阶段。缺少有效行销,既有观念的因素,对会展经济的定位、会展业发展和会展策划宣传的长期性、深入性、主动性等缺少清晰认识;也有体制的因素,会展活动主要是政府牵头,企业被动参与,不能激发市场的创造性、开放性、新颖性。
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会节活动受到制约,会展活动规模小。会节活动规模比较小,是一个特点,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受制约于城市规模,会展活动硬件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会展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举办会展软件环境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眉山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会展场所,举办会展没有固定的场所。应林集团、摩尔玛、新亚电器等商家的会节活动,名为会节,实质就是促销活动,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店门口摆摊经营,沿街叫卖。政府部门牵头举办的各类大型会展活动,比如:汽车文化节,美食节、迎春购物节等会节基本都是拦路开展,没有固定会展场所。同时,眉山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全市没有有影响力的会展企业,会展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更是零滞后。
三、推进会展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找准定位,正确认识眉山会展业。眉山市会展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进行定位,是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眉山会节经济在发展阶段上应定位在起步阶段,会展经济应该循序渐进发展,由小到大发展,既把小会展办好,也在办好小会展的基础上奋力形成一两个大型的会展;在影响上应定位在推动眉山商贸发展,进而影响全省,辐射全国;在措施上应定位在发挥眉山资源优势,深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形成特色会展会节,精品会展;在指导理念上应定位在政府引导,市场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产业,按市场规律发展会展经济。
(二)完善会节活动的配套基础设施培育。一是建设会展场所,举办会展活动,实现会展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高规格的会展场所必不可少,会展场所既能整合各种会节资源,也能真正的在会展中心新形成一个固定的有影响力的中心商圈。眉山可以通过升级已经建成的商城为会展场所,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个综合性的会展场所。二是培育一批会展企业,会展活动属于是市场经济活动,一个会展是否存续由市场决定,通过培育会展企业,既能增强企业的自主性,也能减少政府财政开支和在市场活动中的风险,市场能解决的交给市场解决。三是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眉山缺少会展人才,是不争的事实。会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拉起一个场子,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呐喊助势就了事,而是涉及市场行销,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必须有专业的会展人才来进行。壮大培育会展业人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引进和培养应该有机结合。
(三)结合眉山资源优势,办出特色会节活动。一是深挖历史文化历史资源,依靠历史文化影响办出特色会展。历史文化资源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特色。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全国因文化而发展的城市很多,山东曲阜、浙江蓬莱等是显著的代表。眉山历史文化资源十分的丰富,三苏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竹编艺术等是具有明显地域性和唯一性,要深挖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市场化运作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二是利用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依靠旅游资源办出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资源为会展活动提供平台,会展活动推动旅游发展。眉山旅游资源丰富,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槽渔滩、彭祖山等景点不胜枚举。但眉山在乐山和成都之间,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通过旅游会展活动,不断提高景点知名度,让更多地人了解眉山,达到游客到成都、乐山旅游必到眉山看一看的目的。三是充分发挥距离成都近的地域优势,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会展会议活动在眉山举办。成都会展活动已经形成体系发展,眉山地域位置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距离近,方便会展会节活动在眉山举办,劣势是眉山会展活动配套设施在方便性、经济性、知名度等方面明显不如成都。但是随着城际块铁建成,交通快捷,眉山肯定要接纳更多地国家、省级和成都的会展会节活动。承接成都会展经济转移,争取更多会展会节在眉山举办,必须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尽量的为参展参会的单位、企业、个人创造便利的条件。
(四)重点规划一批会节,加大宣传,提高会节活动的影响力。规划是一个成功会节能够具有影响力的前提条件。一个会节没有规划,很难想象其能长期发展下去。应该仔细研究,结合市场规律、资源优势、会节特点等因素,重点遴选几个会节,对其进行长期规划,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只有科学地规划为依据,宣传才能有战略,有目的,有口号。前期的宣选为后期打下基础,后期的宣传提升影响力。规划指导宣传,宣传提高影响力,在影响力下完善规划,规划和宣传之间良性互动提升会节的影响力。
(五)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智慧办出大会展。会展经济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会展一方面要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设施、会展场所等物质条件为基础,但会展经济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是创意经济,可以摆脱物质条件因素的限制。在会展经济活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智慧型策划出一批具有影响的会展活动。比如,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的会展企业合作,争取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在眉山举办;通过向国家争取,使一些有影响的国际性会议在眉山举办。
|
文章导航
- 上一篇: 万亿大关难闯,再爬坡支点何处寻
- 下一篇: 境外展览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