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研究 > 上海世博会的文化产业视角

上海世博会的文化产业视角

2011/8/1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15 
  

 


 
 
 
 
世博演艺中心在世博会后将成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聚集区,这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5月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三日接待游客达56.5万人次。它以创新、创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其实,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开始,它就成为吸纳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产品的一个巨大磁场,同时,也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今天遍布世界的主题公园、大型会展、度假村、国际旅行社等新兴文化业态大都是在世博会上孕育诞生的。时隔159年,上海世博将给快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动画海宝年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吉祥物“森林爷爷”和“森林小子”的相关衍生产品销售额累计突破1000亿日元。此次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也不甘示弱,它不仅出现在有关世博会的各种活动中,更是频频现身各种动漫产品,在提升动漫产品热度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3月,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出品,上海城市动画有限公司策划和制作的208集系列动画片《海宝来了》率先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引来无数小朋友们的追捧。
 
  在这部动画片中,聪明自信的海宝成为彩虹城的守卫者,它联手小伙伴们一起打败了前来破坏彩虹城的外星人丑丑,故事生动演绎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动画片中还巧妙植入了上海世博园区的主要场馆及中国、上海的主要地标,海宝与它的伙伴们发生的每一桩历险和趣事,都与世博园区和世博文化有关,每集的最后还有世博小知识片段,可谓寓教于乐。
 
  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与上海酷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还根据动画片携手开发了青少年网络虚拟社区游戏——海底世界之《海宝彩虹城》。根据动画片改编的系列图书《海宝来了》则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发行,共11种52册。
 
  4月24日,另一部根据海宝形象创作的52集动画片《少林海宝》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晚8点的黄金强档播出。这部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央视动画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漫画月刊》杂志社、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吉林铭诺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制作打造的动画片将“功夫文化”“禅文化”“和文化”和“世博文化”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不仅生动阐释了上海世博会主题,更增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少林海宝》周边产品的开发和版权销售也在顺利进行。仅图书一项就售出四项版权,共计27册图书,总印量将达到115万册,总码洋将高达1100多万元。《少林海宝》还参加了香港动漫展和东京国际动漫展,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洲等国家海外电视台播出的事宜也正在洽谈当中。
 
  其实,跟海宝相关的动漫玩具、小礼品等衍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也极其红火,北京儿艺、中福会儿艺还分别创排了儿童剧《海宝》和《世博总动员》,无怪乎有人称今年为“动漫海宝年”。
 
 
        演出业的狂欢
 
  相信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不过,这仅仅是世博会文艺演出的序幕,更多精彩的节目还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陆续上演。据了解,目前已着手进行节目编排的世博会节目总数为807个,演出总场次为17288场,约180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申报了上海世博会文艺演出。
  这些演出中,一部分是世界五大洲参展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带来的精彩晚会和文化活动,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全球招标,由全世界文艺团体为上海世博会量身定制的节目。以少林、武当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也将首次在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上公演。
 
  有学者表示,这样大规模的文艺演出活动,除了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内演出业的演出水平之外,国际演出行业先进的组织方式、运营模式和时尚理念也将通过世博会登陆上海,而这期间所积累的合作经验、管理方式,都可能在世博会之后,形成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文化演艺辐射圈,从而使长三角的文化演艺业获得资源整合与空间重组的机会,并由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能不提的是,上海世博演艺中心这座建筑面积达到12.6万平方米、拥有1.8座位的主场馆也将助推上海演出业的发展。世博期间,演艺中心承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而世博会后,世博演艺中心将打造成为集综合演艺、艺术展示、体育竞技和时尚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娱乐集聚区。目前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交流有限公司、美国安舒茨娱乐集团(AEG)和NBA中国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将一起经营发展上海世博演艺中心。AEG和NBA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为世博演艺中心组织演艺节目和体育赛事,并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全球化的营销网络带到上海。
 
 
 
  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
 
  经过40届世博会的积累,以世博会为标志的会展经济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助推器”。抛却世博会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因素,仅从会展业约为1∶9的产业带动系数(即展览场馆的收人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人为9)角度看,世博会就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推进上海的广告、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影视广播、出版、演艺、音乐、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世博会的实践还将极大地推动会展服务业自身(摄影、摄像、印刷、广告、会场设施)的发展,从而改善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会展产业结构,提升策展水平,培育国际会展品牌与广告品牌。
 
  有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和周边的南京、宁波、杭州等长江三角城市群,将在世博会带领下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并以会展产业为核心,形成娱乐、传媒、印刷、广告、设计、网络等相关产业群,聚拢历史上空前的人流、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
 
  其实,世博会通过各个国家科技及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思维。而世博会上大量创意产业所衍生的知识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多向交流合作等,其影响力将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辐射到全球各个角落,促成经济创意、科技创意和文化创意的繁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说,一个综合性的世博会,是用全世界的智慧与资源为主办国打造的一个国际级“创意集群区”,其规模形态、内涵质量、拉动效应是其他展会不可比拟的。
 
  这或许是上海世博会留给文化产业的最大的财富。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