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
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直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接下来可能会被长久讨论的话题。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在不断攀升。《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46.5%、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达到51.3%。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2022年绿色建博会继续坚持“绿色低碳,节能转型”的主题,深入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建筑产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从建筑材料、装配式建造(含装配式装修)、设施设备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发展。
关于展会
2025绿色建博会,坚持“绿色低碳,赋能高品质住宅”的主题。首推“建筑+”策展理念,建筑+(工业、养老、文旅、新农村、商业、住宅)等应用场景,跨界融合,多元发展,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建筑节能、别墅系统、康养建筑三大板块。规划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50家企业参展,预计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次,将吸引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装饰装修公司、贸易经销商、投融资机构、节能服务商、运营商、私人业主等专业观众观展,共同构建绿色建筑建材业全产业链对接平台。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运作,致力打造成为绿色建筑整体解决方案专业平台,全国绿色建筑发展阶段性成果展示平台,行业政策和四新成果的主发布平台。
观众类别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
项目业主(工业建筑、养老建筑、文旅地产、新农村建设、商业综合体、住宅等)
地产商/设计院/施工单位
节能服务商/物业公司
投融资机构
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
建筑系统集成商
装饰装修公司
建材经销商/代理商/贸易商
私人业主
论坛活动
展会系列活动主要以主题论坛、专题论坛、主题展示、评奖活动、参观学习等形式展开。系列活动近20场,共计100余位演讲嘉宾发言,吸引听众超过2000余名。借助展会业内人士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交流的深层互动。
主题论坛:
1、建筑节能设计创新论坛 #IP
2、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发展论坛 #IP
3、建筑节能新技术创新论坛 #IP
4、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论坛 #IP
5、别墅设计及技术发展大会
6、 产业园区招商投资促进大会
7、建筑节能围护结构系统创新论坛
8、国际家居软装设计高峰论坛
9、城市更新与建筑业转型发展论坛
10、适老别墅建筑设计趋势论坛
11、暖通舒适家居生态论坛
12、别墅机电系统设计及工程装配技术应用论坛
13、绿色新材料在别墅建筑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论坛
14、别墅建筑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论坛
15、工业建筑产业大会
16、运营的进阶之路——产业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17、工业建筑转型技术峰会
18、绿色工厂规划大会
19、厂务科技创新发展论坛
20、工厂勘察设计技术交流论坛
21、零碳工厂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
上届回顾
2024上海绿色建博会以“绿色低碳,赋能高品质住宅”为主题,设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室内装饰三大专题板块。近500家国内外品牌企业参展,展示规模近3万平方米,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3万余人次专业观众。内容聚焦公共机构建筑节能、保温装饰一体化、建筑新能源、轻钢结构、模块化建筑、集成厨卫、建筑声学、别墅电梯等行业热点领域四新产品与技术。
展商方面,共汇聚了海内外472家建材企业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450家,海外参展商22家。
观众方面,为期3天的展会共吸引了31223人次的专业观众,其中国内观众人数为27993人次,海外观众人数为3230人次。
论坛方面,共有行业发展主题论坛、应用技术论坛、企业新产品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现场活动近20场,共计50余位演讲嘉宾发言,吸引听众超过1200余名。借助展会现场业内专业人士集聚优势,形成趋势、产品与技术多维度深层次交流互动。
本届展会邀请了全国各地住建系统政府主管部门、几十家行业协会组团莅临参观展会,出席现场论坛活动。主办方为大会在产品展示、买家邀约、技术交流、政策解读、项目对接等多渠道开展服务工作。同时也为长三角各地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咨询与潜在商机,大会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门、公共机构、物业服务企业、节能服务企业、绿色金融企业,以及建筑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专业观众观展。
宣传推广
→共享绿色建博会1000,000优质买家资源及100+万元高额宣传投入;
→80+国内外合作媒体:覆盖建筑、地产、家居、室内装饰等领域行业媒体及经济大众类媒体;
→500+期平面广告+网络旗帜广告; 300,000余字新闻稿落地各大行业网媒及杂质媒体;
→100,000 份观众邀请函分阶段派发国内品牌商、采购商、渠道商、合作伙伴、重要客户及媒体夹寄;
→30期电子邮件有效刺激200,000人次目标观众; 100,000电话直邀目标观众;
→自媒体(抖音、微信、小红书、公众号、官网等)全年365天持续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