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会观察 > 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

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

2014/6/23 22:59:5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点击次数:285 
  

  本报记者 田永寿 林朝曦

  见习记者 郑熹燊报道

  6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期4天。

  本届展会引入更多的市场办展机构,策划组织各具特色的专业展馆,市场化率达到70%,既提高了效率,又激发了企业参展的热情,还培养了一批市场中介力量。去年7月以来,省、市、县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发挥6·18平台合力作用,有针对性地策划并实施130多场中小型对接活动,特别是推动“三维”项目合作,与央企及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促成一批高科技成果在福建省落地转化。

  本届6·18在展示上突出虚拟研究院、突出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具有“高大上”的鲜明特点。

  高,是国际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专业化程度高。国际化方面,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等64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境外专家学者800多人将参会参展,参会专家国别创历届之最。市场化方面,本届6·18按照“以会养会、自求平衡”的办会导向,通过公开比选确定专业公司,由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策划招商、举办论坛和项目对接活动等具体事务,市场化布展面积达到70%以上。

  大,是规模大。本届6·18共8大展厅58个展区,总展示面积达8.3万平方米,创历界之最,比上年增加10.7%。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各种项目对接活动40多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13场,同时接受科研单位、企业申请举办网上在线对接会,每天至少举办1场网上在线对接活动。

  上,是上档次。第一届至第四届6·18,是一年一场展会的机制,俗称6·18的1.0版本;第二届至第十一届6·18,是“五天盛会,常年对接”的机制,俗称6·18的2.0版本;今年第十二届6·18,虚拟研究院将首次集中展示成果,6·18逐步完善虚拟研究院“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长效工作机制,这将是3.0版本的6·18,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理念汇聚高端科技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云平台。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强调,发挥6·18平台作用,建设6·18虚拟研究院,形成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与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苏树林省长在去年6·18上提出,打造6·18虚拟研究院,借助6·18平台优势,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汇聚境内外科技资源,以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技术分院为技术支撑,为“入驻”企事业单位提供投融资、创新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服务,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协同创新,实现“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6·18,莆田市与台北知名厂商、科研单位联合策划智慧生活馆。展览以“智慧莆田”为主题,有效对接、展示相关产业项目和发展情况。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